红塔区建设片区老旧小区改造怎么改?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力改造提升城镇老旧小区,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推动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2020年7月,国务院首次就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为了办好老旧小区改造这件“民生事”“要紧事”
2021年,红塔区打破以往单个小区
单个楼栋改造的模式
以建设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为推手
试水老旧小区连片改造这一模式
红塔区老旧小区改造 来源:玉报微生活
8月27日,这一项目动工,预计于2022年1月31日完工,这一片区到底改些什么?改造后的建设片区会是什么样子?记者进行了调查了解。
拆除围墙柴棚等建筑物,昔日13个小区将连成片
张春林,家住市文化馆生活区,在这里居住了20多年,他对建设片区非常熟悉。“这个片区太老了,很多小区都没有物业,许多人从家里拉电线给电动车充电,到处都是横七竖八的电线。有些地方路窄得很,有消防隐患,而且路面坑坑洼洼的,老人走起来不安全,卫生死角也多。我们小区依托着单位,有物业,停车位也够,但我还是支持改造,毕竟改造后,我们的生活环境会有一个好的变化。”张春林说。
与张春林一样,家住东风一小区的刘秀兰也支持改造。她认为改造后,周围环境好了,自己住起来会更舒服。
改造前的情景。道路破损,空间狭窄。
据介绍,经过前期的现场勘察,建设片区原有小区建造时间大部分已经超过20年,市政配套设施老化、公共服务设施缺乏等问题比较突出,原有的设计标准较低,维护管养也不到位,管网破旧,上下水、电、网络管线等缺失或老化严重,缺少养老、物业、文化娱乐、健身等公共服务设施,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位不足,部分小区无物业管理,公共环境较差,包括道路破损严重、交通组织混乱、私搭乱建等情况突出,小区管理无序,实体围墙将各老旧小区分隔成小块,尽端路较多,交通不畅,居民生活不便。
建设片区老旧小区的现状决定了如果只是单个小区进行改造,改造后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如何才能让改造有成效?在红塔区住建局局长孙卫东看来,不破不立,只有先拆,才会有将来的大变样。“建设片区老旧小区改造的范围是东至紫艺路、南至聂耳路、西至东风中路、北至玉兴路,涉及13个小区1012户。改造后,这些小区将连成一片,成为一个大片区。”孙卫东说,“连片改造,最关键的就是要把小区与小区之间的围墙拆掉,同时还要拆除柴棚、私人搭建的小花园等建筑物,这样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管网改造、公共空间的有效整合利用,也才能呈现出更好的改造效果。”
建设片区老旧小区改造8月27日启动当天,建设巷内一些生活区围墙、红塔区住建局单位大门就开始拆除,紧接着市政府二生活区、市文化馆生活区等小区的围墙、柴棚、私人搭建的小花园等建筑物陆续开始拆除。8月27日至9月8日,短短10多天,拆除工作推进迅速,拆除了95%以上的围墙、338个柴棚、9道大门以及违章建筑、小花园26处。目前,拆除工作仍在推进,预计于9月15日完成。
连片改造范围 来源:玉报微生活
改管网增绿化加车位建配套设施,小区将来不但要好看更要好住
作为红塔区排名前列连片改造的老旧小区,建设片区的改造不但涉及到拆,而且还涉及到管网、路面等方面的改造。据了解,此次改造按照先地下后地面的原则开展,地面开挖后,将协调电力、移动、电信等相关单位及时布管,实现强、弱电入地。此外,还会进行排水管道改造,实现雨污分流;小区改造时,融入海绵城市设计,路面采用透水混凝土,雨水透过路面,渗到地下,收集起来,浇灌小区的绿化植物;在绿化方面,利用老旧小区零星空间,采用“见缝插针”“见缝插绿”的方式进行打造,同时会淘汰一些根系比较发达的榕树、橡皮树等树种,引进一些适宜小区栽种的树种和花草,让小区能一年四季见花、见绿。
小区规划、绿化效果图
▶ 按照规划,建设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将对小区内部停车位进行整合,设计停车位1025个,车位配比可达到1∶1,基本满足住户的停车需求;
▶ 对小区内部绿化重新进行调整,绿地面积20481.38平方米,绿地率达到17.32%;
▶ 建设特色景观小品18个;
▶ 建设洗手台4座;
▶ 新建充电桩停车位20个……这些并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在改造中要实实在在干的事。
新建的儿童娱乐区效果图。
据孙卫东介绍,此次改造的一大亮点,就是健全小区的配套服务设施。
▶ 群艺巷内,将新建一幢楼房,用作养老服务中心,可以向老人集中供餐,甚至可以提供配餐服务,同时还配有老年人活动室、理疗室,方便老年人居家生活;
▶ 现在的市政府二生活区停车场将建设休闲健身广场,这个广场上,将专门开辟出一个区域用作儿童娱乐区;
▶ 非机动车停车棚将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小区,同时还会配套一些电动车充电桩,方便住户充电;
▶ 开辟衣服晾晒区,这些区域也将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小区;
▶ 增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居民可以不出小区办理一些业务;
▶ 新建小区公厕,方便在小区内游玩的住户;
▶ 小区外围4条主干道,将建设健康步道;
▶ 智能快递柜将设置分布在整个小区;
▶ 群艺巷将保留巷道历史特色,融入玉溪本土文化,沿街增设艺术景观小品及商业网点,打造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街区。
党群服务中心效果图
“这次改造是从里到外的一次大改造,一系列操作不仅实现了‘面子’‘里子’一起改,更重要的是新增了养老、健身、休闲等配套服务设施,将来不仅是让小区更好看,更要让居民住起来方便、舒服。”孙卫东说。
智慧停车监控覆盖智能化管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文明示范小区
不管是拆围墙、柴棚等建筑物,还是改管网,建养老服务中心、休闲健身广场等设施,提升的都是小区的硬件设施,建起来后,如何管才是重点。
为了提升小区的安全系数,建设片区将采用小区智能化管理系统,小区门禁设置人脸识别系统、体温感应系统,不但解决刷卡出入以及特殊时期出入排队量体温的不便,同时增强小区的安全管理;整个小区都将设置摄像头,实现无死角覆盖,同时监控系统与公安、消防联网,安全系数提升,出现特殊情况时,公安、消防也能迅速出警,快速找到事发地点。
据介绍,为了让业主也有主人翁的意识,能积极参与管理,建设片区将推进“智慧共享停车”系统的运行。这一系统运行后,业主的车位闲置时段,可以在手机上进行出租操作,其他有停车需求的车辆停放后,将收取一定的停车费,这笔停车费绝大部分将返给业主。
小区内宅间环境效果图
“小区改造完成后,将引进物业公司,由物业公司为业主提供相应的服务;‘智慧共享停车’系统能让业主有收益,也会激发他们爱管小区的热情;党群服务中心会发挥桥梁作用,让小区党员动起来,积极参与小区管理;小区业委会目前正在筹建中,组建后,将代表业主与社区、物业公司等进行沟通协调,维护业主的利益。”孙卫东说,“总之,建设片区改造完成后,我们会采用创新机制,引导物业、业委会、业主、社区等多方参与管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文明示范小区’,实现老旧小区‘环境整洁、配套完善、管理到位、群众满意’的总体目标。”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各地各部门坚持以深学促实干,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峨山县以城市更新改造为契机,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探索小区治理模式,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许多小区实现了从“脏乱差”到“焕新颜”的华丽蜕变。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