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惠民生 兴水促和谐

随便起一个被 2019-05-08 09:44:47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除水害,兴水利,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水利建设给百姓带来了平安和富裕,千百年来祖祖辈辈农民的水利梦,终于成了现实。 水利成就 旷古未有 水利设施的建设,为新平柑橘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把最后一筐甜翠瓜搬上面包车,杨晓宇开车把爷孙俩忙了一个上午的劳动成果送往附近的农贸市场,卖给收购商

除水害,兴水利,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水利建设给百姓带来了平安和富裕,千百年来祖祖辈辈农民的水利梦,终于成了现实。

水利成就  旷古未有

水利设施的建设,为新平柑橘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把最后一筐甜翠瓜搬上面包车,杨晓宇开车把爷孙俩忙了一个上午的劳动成果送往附近的农贸市场,卖给收购商运往昆明销售。

坐在路边小憩的爷爷杨林富告诉记者,十年前,因为医治老伴,家里花光了积蓄,还欠了2万多元债,对当时年收入不过2000多元的一户山区人家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包袱。无奈之下,儿子和儿媳选择到通海县打工挣钱,自己留守在家忙里忙外。

杨林富是红塔区春和街道波衣村委会人,今年70岁。在他的记忆中,祖辈过的都是紧巴巴的苦日子。

杨林富家虽然有10余亩山地,但因为缺水,长期以来,只能种玉米、小麦、油菜和苦荞之类的作物,每年下来,一亩地收入不过几百元。

杨林富没有想到,他也有时来运转的一天。

“这两年,我和孙儿在家挣的钱,不比儿子他们外出打工的收入少。”杨林富告诉记者,家里的地大部分租给别人种三七,每年有2万多元的租金,剩下的4亩地自己种蔬菜,每年有六七万元收入,前些年欠下的债早已还清,家里盖了新房,还有了微耕机、摩托车和一辆面包车。

   “过去,风调雨顺的年份并不多。前些年,栽烟后要到很远的地方挑水来浇,累死累活,一天挑不了几挑水。现在,孙儿在地里安装了一套滴灌系统,闸门一开,自动浇水,连施肥的功夫也省了。”杨林富告诉记者,村里种菜的农户,地里大多安装了滴灌设施。

山还是那山,地还是那地。然而,曾经的贫困,早已成为历史,山区人的生产生活境况,不知不觉间发生了陵谷沧桑般的变化。

水利,成为改变这方土地上彝家人命运的重要力量。

新中国成立以来,红塔区西部山区先后建成年蓄水318万立方米的新寨水库和96万立方米的蚂蟥箐水库。同时,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建设,小水窖、小水池、小泵站、小塘坝、小水渠逐渐成龙配套。尤其是2013年红塔区被列入第五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后,经过连续3年的建设,前后投入8000多万元资金,建成光伏太阳能提水泵站4座、50立方米水池59个、200立方米水池74个、500立方米钢筋混凝土水池12个、柔性水塘28座,新建小坝塘1座,小塘坝清淤扩容3座,安装输水管108.8公里。

通过四通八达的水网,清冽的山泉流到田间地头,新建成的6016口20立方米的小水窖,让每块地需要用水时都有水用。

在玉溪各地,类似红塔区西部山区这样的“水故事”比比皆是。

新中国成立后,玉溪掀起了一波波兴修水利的热潮。通过近30年的努力,到1980年前后,玉溪各地以农村为重点,兴建了一大批小型水源工程,为解决群众的基本生存问题,促进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支撑。改革开放以后,水利投入大幅增加,水利建设模式由群众投工投劳为主向专业化、机械化施工转变,水利事业日新月异,水资源配置、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农田水利、民生水利等方面成果累累。

越来越完善的水网,成为广大农村的生命源泉,成为农业、工业和城市的发展血液。

“若天晹旱,增堰进水;若天霖雨,陂泽充溢,则闭枋断水,空渠衍涝,足以成河,云雨由人,经国之谋,暂劳永逸。”把水管控住,逢旱能灌,遇涝能蓄能排,这是魏晋人司马孚的治水理想,也是一代代中国人对水利建设的美好向往。

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如今,这样的理想在玉溪已成为现实。

据市水利局副局长李霁涛介绍,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水利成就,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首先,饮水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通过水源地建设,绝大多数村庄通了自来水,从挑水喝到拧开龙头水自来,从喝需要几个大石缸层层沉淀过滤的浑水到水质洁净的饮用水。

其次,解决了农田灌溉用水问题。各地积极建水库,通过配套的干渠、支渠、斗渠、农渠、毛渠,泉水流进一片片干渴的土地。因为水脉的打通,荒地变成“金窝窝”,荒山变成“绿色银行”。

再次,抗旱防涝能力显著提升。通过流域综合治理,旱能灌、涝能排,各地抗旱防汛减灾能力达到了少有的水平。

“衡量一个地方的水利发展程度有三大指标,一是自来水入户率;二是有效灌溉面积,三是抗旱防汛减灾能力。”李霁涛告诉记者,2018年玉溪耕地有效灌溉率达到69%,2004年玉溪便基本实现了自来水的普及,目前全市自来水入户率超过90%;三是抗旱防汛减灾能力达到有史以来的较高水平。综合各项指标,玉溪水利事业走在全省前列。

水患旱灾  难再肆虐

玉溪市东风水库鸟瞰

时至今日,很多人已不知道,作为玉溪中心城区重要标识的红塔,其实原本为风水塔,其背后凝聚着百姓对风调雨顺的祈祝。

东风水库修建前,玉溪坝子水害频发,每遇雨水多的年份,东面莽莽群山之水进入九溪河、董炳河、赵元河,在玉溪坝子汇集,冲毁村庄和田园的水灾不时发生。

元代在文笔山(后更名为“红塔山”)始建的白塔,并没能换来一方平安。

1958年,白塔变为红塔。这一年,东风水库始建,经过10余万人两年的奋战,1960年东风水库完工蓄水。目前,东风水库总库容9025万立方米,径流面积310平方公里,是玉溪中心城区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用水的重要水源。

“开闸润禾粮成山,驯洪蓄水鱼满湖。”东风水库坝堤上的这副对联,道出了玉溪坝子一代代人梦魇终结后的欣喜和自豪。

今年4月9日,市水利局组织专家对元江南溪河防洪治理工程进行验收。

记者随行考察了部分河段,从曼来镇沿河村民和施工人员口中得知,平日潺潺而流的河水,一旦发生洪灾,后果十分严重。

据元江县水利局局长徐建国介绍,南溪河发源于元江县曼来镇境内,为红河流域元江右岸一级支流。历史上,南溪河生态良好,多年以来,因为种种原因,河流生态急剧恶化,近20年间曾两次改道,多次发生冲毁田园、冲走沿岸人员的惨剧。

2014年1月,总投资3100万元的南溪河防洪治理工程开始施工,到2016年10月完工。施工期间,已建工程曾两次遭大水冲毁。

水文资料显示,我市湖泊、河流众多,江河总径流量39.4亿立方米。红河、南盘江两大过境河流径流区面积均超过3000平方公里,还有绿汁江、曲江、小河底河三条一级支流,河长超过4公里且流水期在半年以上的河流就有110条之多。

翻阅各地方志资料,水患和旱灾的记载比比皆是。从文献只言片语的描述中,记者能感受到每一次灾害后的沉痛与无奈。

对玉溪水利史进行过一番梳理的市水利局水管站站长范文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民生凋敝、百废待兴,为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玉溪各地兴水利、除水害,掀起了一波兴修水利的热潮,以东风水库为代表的一大批蓄水工程先后建成,提升了抗旱排涝能力,改写了靠天吃饭的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玉溪水利建设步伐加快,全市累计完成水利投资224.73亿元。到2018年,全市共建成蓄水工程2441座,建成总长755.7公里的堤防,与1978年相比,全市建成小(二)型水库由348座增加到592座,水库总库容由32983万立方米增至75602万立方米;各地还对防洪任务较重的95条江河河段进行了有效治理。

2441座水库的建成使用,雨季时滔滔洪流被缚上了笼头,平日里哗哗流走的山间溪水被蓄积起来。伴随着水利设施的兴建,大片荒地变成了良田。

进入21世纪,我市先后组织实施了抚仙湖-星云湖出流改道工程、杞麓湖调蓄水隧道工程、玉溪市东片区暨“三湖”生态保护水资源配置应急工程等重大引调水和水资源配置工程,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达13.5亿立方米,极大地提升了玉溪水资源的调配能力。

时至今日,虽然水旱灾害的发生依然无法控制,但是,通过建设大量的水利工程,灾害不再让人无助和绝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玉溪逐步完善抗旱防汛减灾体系,较大程度减轻了水旱灾害损失,为地方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提供了安全保障。

水到利到  泽惠苍生

刘玉洲是江川区一名石器收藏者和销售商,10余年来,他收集了上百件石磨、石碾,50多个石缸,10多个石井栏。

“不少村庄水质不太好的水井都被填了。”刘玉洲告诉记者,石缸最易收集,这种过去农户家必备、用来储水和滤水的器物现在完全没了用武之地。

在广大农村,水井之旁,常有龙王庙、水神庙。然而,时易世移,对农家人来说,曾经重要无比的水井如今却被冷落了。

到2004年,自来水在玉溪广大农村基本得到普及,各地农户结束了挑水喝的历史。

目前,全市共建成农村饮水工程5478处,日供水能力27.72万立方米,累计解决了189.01万人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全市农村集中供水率超过95%,自来水普及率超过90%。

玉溪拥有抚仙湖、星云湖和杞麓湖三大高原湖泊,储水量超过206亿立方米,境内长度超过4公里的河流多达110条,江河总径流量39.4亿立方米,然而水资源的分布却极不均衡。

为了获得有限的水资源,历史上,各地水事纷争不断。

据元江县那诺乡党委书记张一冬介绍,千百年来,羊街乡、那诺乡等地的哈尼族形成了“刻木分水”的制度。

由村寨里德高望重的老者牵头,把木板安放在渠道的分水口处,按照开口宽度对水量进行分配后流入各条分水沟进入各村寨。

“刻木分水”的背后,凸显出水资源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的现实。

市水利局水管站副站长李艳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把解决生产用水问题与解决人饮用水问题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共建成小坝塘2017座,建成引水工程4485处、机电排灌站1966站、堤防653.3公里、水闸221座;建成以小水窖为代表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30余万件,建成万亩以上灌区14处,完成渠道节水衬砌4507公里。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由91.32万亩增加到120.99万亩;旱涝保收面积由58.82万亩增加到65.56万亩。

水利工程在哪里完成,哪里的产业就开始兴盛。

在峨山县甸中镇昔古牙片区,随着200立方米水池和2567米排灌沟渠的建成,当地新增冬早蔬菜300亩,亩均收入达2150元,每亩增收1100元。

在易门县,2011年至2015年实施的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共投入财政资金1444.23万元,建成15立方米消防水池60个、100立方米水池7个、300立方米水池2个、1000立方米水池1个,解决了水的问题,当地群众共种植核桃、板栗、旱冬瓜树等1.49万亩,新增农业产值3883万元。

市农业农村局总经济师尹绍旺告诉记者,水利事业的发展,为我市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玉溪日报记者  邢定生)

【短评】让水利更好地惠及民生

□  汪启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新中国成立以来,玉溪水利事业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经过70年的建设,玉溪水利事业成绩斐然。然而,应当看到,各地水利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依然存在,水利设施滞后依然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硬伤,水利设施的薄弱依然是全市基础设施的一大短板,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依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水安全保障面临新挑战,水资源保护形势严峻,水利事业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

党的十八大以来,治水方针由改变自然、征服自然转向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因此,水利事业在继续抓紧抓牢防洪、饮水、灌溉等传统工作的同时,还必须承担起建设保护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的新时代需求。

为此,在“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十六字治水方针的引领下,我市水利事业要继续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行业精神,转变工作思路、转移工作重心,把“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落到实处,尽快补齐防洪工程短板,全面提升水旱灾害综合防治能力。同时,通过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在节水优先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水资源供给和配置能力,在生态水利建设、水域环境逐步优化等方面再立新功。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