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抚仙湖畔凭什么能举行全球可持续论坛?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九月,夏末秋初的时节,不少城市依然被高温折磨着,云南却早早褪去暑气,呼吸之间,尽是植物的清凉气息。这会儿,中国水质较好的天然湖泊之一的抚仙湖,宛如宝石镶嵌在沃土,美得丝毫不输洱海和泸沽湖。
△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近岸处湖水清澈见底,
远处化成深邃的碧蓝,
白云、碧海、细沙、微风……
恍惚以为自己置身三亚。
暮色降临,晚霞染红湖面,
一叶扁舟摇曳而过,波光粼粼,
随手一拍就是大片。
据说歌手李健曾和朋友来到抚仙湖,
白衣少年弹着吉他,兴起时竟跃入湖中,
灵感乍现,写出一首旋律优美的《抚仙湖》,
吸引无数歌迷来打卡。
今天(9月4日),抚仙湖畔迎来2019《财富》全球可持续论坛。
由于总能敏锐地察觉到世界经济的脉搏,《财富》全球论坛被视为“把握世界经济走向最清晰和最直接的窗口”,与《财富》全球500强排行榜并称为《财富》杂志的两张超级“名片”。
此次论坛却与以往不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绿色发展,共享未来。此次为期3天的论坛聚焦能源、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的融合,全球商界、政界、非政府组织与学术界领袖及专家将共同探讨世界面临的发展挑战和机遇,为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更为广阔的国际视角。论坛期间,将举行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垃圾治理、可持续旅游业、绿色“一带一路”等主题的一系列平行论坛、对话主题会。
自2018年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国际一流的“健康生活目的地”发展战略以来,玉溪市委市政府就明确提出,将抚仙湖市打造成国际旅游城市、国际会议中心城市、国际健康养生城市,打造成云南健康生活目的地的典范。
2019年5月抚仙湖新晋成为高级旅游度假区,紧接着6月,澄江被列为今年两会宣布建立的八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之一。
《财富》全球论坛是由美国时代华纳集团所属的《财富》杂志于1995年创办,每16至18个月在世界上选一个具有吸引力的“热门”地点举行一次,邀请全球跨国公司的主席、总裁、首席执行官、世界知名的政治家、政府官员和经济学者参加,共同探讨全球经济所面临的问题。
对于《财富》500强企业,地方企业,各级政府,环保人士及普通公民而言,当下的集体任务已愈发清晰:联合一致谋求变革,共同抵御被淘汰的风险。此次云南财富全球会议将为我们面临的最紧迫的可持续问题提供更为广阔的国际视角。
为什么落地云南?
近年来,云南省大力发展八大重点产业,全力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统领,积极构建开放型、创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的特色现代产业体系。
《财富》负责人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财富》看好云南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优势和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期待此次活动的举办。今年5月7日和9日,2019年《财富》全球可持续论坛路演招待会活动分别在美国纽约、旧金山举行。活动吸引了逾180名世界500强企业高管以及政府和非政府组织高层出席,活动现场还播放了云南宣传片,展示了云南优美的自然风光,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和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获得了热烈反响。
为什么是玉溪?
玉溪市成为主办地,表明生态发展、绿色发展取得的重要成果得到各方充分肯定。
玉溪地处滇中腹地,辖两区七县,因水而生、因水而美,是地球生命的起源地,是闻名四方的聂耳故乡、云烟之乡、花灯之乡、高原水乡。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济社会获得了迅猛发展,2018年经济总量接近1500亿元,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两千多倍。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玉溪紧扣“生态立市、产业富市、创新强市、开放兴市、共享和市”发展战略,对事关玉溪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作出战略谋划和部署,办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推动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在玉溪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玉溪坐拥“三湖”,是祖国边疆、彩云之南的一颗“高原明珠”,良好的生态是玉溪的生存之基、发展之本。近3年来,玉溪累计投入生态环境保护资金40亿,举全市之力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抚仙湖水质总体保持Ⅰ类,全市森林覆盖率57.3%,中心城区的空气质量优良率99.7%,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先后被列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国家低碳城市、健康城市试点。
优良的生态就是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2019年《财富》全球可持续论坛选址玉溪,实至名归。
选择是双赢结果
论坛的举办终将证明,选择云南是正确和明智的,而与此同时,云南也将借由论坛获得“财富”。
首先,云南将收获知名度。因为《财富》全球可持续论坛的影响力,更多的国家、企业或者个人将增进对云南的了解,亲身感受到云南的发展与变化,当“气质不凡”和绿色发展的云南被口口相传,云南或将成为更多企业投资兴业的优选之地,对于追求高质量发展的云南而言,无疑将是重大的利好。
其次,云南将收获新思路。高手“论见”,碰撞出的必是智慧的火花。《财富》全球可持续论坛期间,商界、政界、非政府组织与学术界领袖及专家将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世界面临的发展挑战和机遇,共同为可持续发展把脉开方、出谋划策,论坛举办地云南理所当然会从中受益。
再次,云南将收获自信心。一个有着全球影响力的论坛,毫不迟疑地选择在云南举办,这本身就给予了云南充分的自信。为了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云南省和玉溪市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这个过程中同样凝聚着云南可以办好大事的自信。
随着论坛的成功举办,云南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优势和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将得到进一步的放大,这定然会提升云南在新时代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自信。自信满怀,云南的发展更可期。
澄江新貌
随着“美丽县城”建设如火如荼进行,呈澄高速出入口、仙湖大道、环湖路等主要干道道路绿化、亮化工程已经完成,沿线的茵茵青草、艺术侧石引人注目。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重大赛事、论坛以及如希尔顿酒店等一些著名项目落地抚仙湖,让抚仙湖知名度越来越高。
澄江市民 皆应伟
现在道路两边重新打造景观以后 我觉得人居环境比以前好多了,现在也比以前更漂亮了,风景更好了,让我觉得生活在这个地方很幸福。
澄江市民 钱琼芬
我们仙湖大道挂起了红灯笼,非常气派,听说《财富》论坛会要来我们澄江希尔顿酒店(开),我们作为澄江人、玉溪人感到自豪。
澄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 张程
我们澄江县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举全县之力迎接全球财富论坛,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省美丽县城为契机, 通过对县城出入口和县城内部以及抚仙湖周边的景观提升打造,助推澄江县向三个国际化城市不断迈进。
抚仙湖治理轨迹
1978年至2008年,澄江县不断深化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改革开放40年来,澄江县结合县情实际,以帽天山和抚仙湖保护为重点,不断开辟跨越发展新途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逐步迈出了澄江特色的绿色发展新步伐。
走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被推到了新高度。在澄江县,抚仙湖保护作为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近年来澄江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抚仙湖保护举措,全面启动保卫抚仙湖“百日攻坚雷霆行动”和抚仙湖综合保护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开启了新时代抚仙湖保护治理新篇章。
▲保卫抚仙湖“百日攻坚雷霆行动”
谈到抚仙湖保护治理,其中有一项重要内容不得不提,那就是实施生态移民搬迁。为了确保抚仙湖稳定保持Ⅰ类水质,澄江县全力推进抚仙湖北岸生态湿地建设。针对抚仙湖一级保护区群众搬迁问题,澄江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一城三镇八村”的生态移民、旅游发展和村镇建设布局和思路,助推抚仙湖全流域生态保护和全域旅游的发展。
湖边的居民虽离抚仙湖远了,但却搬进了县城、住上了新房;湖边虽少了“烟火气”,却多了一块块满是绿丛鲜花的湿地。澄江正日益成为一座生态宜居之城、绿色魅力之城。
观察多一度
中山大学曾迁到澄江办学
抗日战争期间,中山大学迁到澄江办学,是现代澄江较有影响的历史事件。中大迁滇短短两年,对当时澄江的交通、经济、教育、文化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中山大学师生留下的回忆文字和影像资料,也弥足珍贵地为我们保存了民国澄江的社会风貌和人文记忆。
中山大学澄江办学旧照——城门
迁校原因
一是澄江距离昆明不远,仅有60公里,当时公路已至中关,只有10余公里尚未修通;二是澄江曾为明清两代府城,庙宇寺观众多,可以充做临时校舍。所以当中山大学法学院的澄江人吴信达建议将学校迁往澄江时,校长邹鲁当即拍板同意。
不过,虽然交通尚属便宜,但从中大学生的回忆中,我们还是看到了他们汇聚澄江时,要么乘坐滑竿,要么骑马或是步行,穿越崎岖山路,清晨发于昆明,傍晚才到澄江。也有同学先由昆明乘滇越铁路火车到达呈贡,再转山路,这样,则可减短步行的一半路程,总的说来,仍属不易。
中大决定迁澄时,学校联系云南省府,由省公路局会同校方工程技术人员,组成联合勘测组对尚未修通的10余公里进行测量,4个月后,昆明至澄江的公路才全线通车。
中山大学澄江办学旧照
中山大学迁澄以后,主要利用县城和附近乡村的寺庙作为校舍,另外还自建部分简易棚屋,条件十分艰苦。但八个学院、三十多个系、一个学部师生和家属近万人突然挤到澄江,让这个沉寂的滇中小县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
中大农学院学生何传礼后来回忆:“澄江县城方圆约一平方公里,四面有完整的城墙,城门高大,雉堞纵横,古风盎然。这处简朴恬静的小城,人烟稀少,民风淳朴,原本悄寂地沉睡着,这么一来,人气急升,顿时沸腾起来。店铺如雨后春笋般陆续开张,酒楼食肆、百货服务,应有尽有;街道上熙来攘往,市廛杂沓,连通往昆明的山路也人流不息,俨然成为一处具有广东特色的繁荣市镇。”
难忘的回忆
澄江为滇中典型的农耕地区,自古以来就有“士习还如太古淳”的赞誉。“民风淳朴”,是澄江给中大师生留下的深刻记忆,不少师生回忆提及,几乎众口一词。学生们租住居民房屋,租金很少,有的在楼上通宵达旦举行舞会,而在中大学生的回忆文章里,并没有只言片语提及当地居民对此的干预,本分的乡村群众,对学生充满了包容。
抚仙湖时光栈道
“风景秀丽”,是澄江留给中大师生的又一重要印象。位于城南的抚仙湖,让这些走南闯北的中大人为之倾倒,成为他们休闲娱乐的优质去处。在晴好日子,同学们或成群结队,或俪影双双去抚仙湖游玩。
眷念澄江山水人情的中大师生,还曾用常人难见的相机,摄下了一些他们与澄江的合影。在几张珍贵的照片中,我们看到已经消失了的澄江古城、高大雄伟的城墙、石板漫地的街道、庄严肃穆的牌坊,这些,都为我们留下了一座明清古城的直观感受。
时光荏苒,距中山大学澄江办学已悄然过去了七八十年,澄江的经济社会也同整个中国社会一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大人笔下澄江的安静、恬美、淳朴,那些传承了千年历史的文化特质,那些让人记得住乡愁的精神元素,更会在我们的内心久远地呼唤!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